智𫗱 538—597
陈,隋时名僧,天台宗创始人,世称“天台大师”,为中国化佛教第一个最有影响的大师。俗姓陈,字德安,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后迁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父陈起祖官居梁散骑常侍,𫗱其次子。年十八,投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初从慧旷学律,后到大贤山诵《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等。二十三岁到光州(今河南潢川)大苏山拜慧思为师,学禅法,修行法华之昧,陈光大元年(567),学成赴金陵(今江苏南京)传布禅法,博得陈朝官僚及僧众敬服。陈太建七年(575),定居天台山讲经。陈宣帝敕割天台山所在始丰县(今浙江天台)之调以供享用,又蠲两户农民之赋役,供寺薪水。隋开皇九年(589),陈亡后,游化荆湘二州,又往庐山讲经说法。后隋文帝下诏问侯。开皇十八年(598),应晋王杨广之请到扬州为其授菩萨戒,杨广尊为“智者”,故被称为“智者大师”。生前造大寺三十五处,度僧四千余,传业弟子三十二,其中著名的有灌顶,智越,智璪等。卒后,杨广派人按其遗图在天台山下造寺,并于登帝位后赐“国清寺”之额。曾口述《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由弟子灌顶集录成书,各二十卷为其代表作(参见天台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