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去州郡武备
晋平吴后,武帝以天下一统,应戢干戈,示海内大安,遂普减州郡兵员,大郡留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右仆射山涛力陈不宜去州郡武备,交州牧陶璜亦上言认为:虽四海混一,当卷甲消刃,讲求礼乐,但天下好为祸乱的人依然存在,不以强兵镇之,不足以稳定州郡。且战乱的发生,常出人意料,州郡兵力单薄,示人以弱,必使好乱之徒无所顾忌,一旦事起,将无力镇之。武帝不听。西晋州郡无武备,被分封的诸王却握有兵权,坐镇一方。由此导致了中央控制全国局势的能力的削弱。八王之乱中,诸王纷纷称雄一方,甚至轮番入主朝政,中央控制地方成了空话。其后,各族民众纷纷反晋,各州郡也因无武备而望风披靡。当全国的混战局面形成后,各地藩镇又大量增兵。去州郡武备的结果,不是带来了太平气象,而是使天下陷于难以平息的混乱,并最终促使各地重组早已解散的武装力量,而这已挽救不了西晋衰亡的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