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昙鸾 |
释义 | 昙鸾(476—542)一作昙峦。南北朝时雁门(治今山西代县)人。少年出家,初研四谛之性并注解《大集经》。后因病改学道家方术,“欲以长生之道,究佛教之蕴”。梁大通年间在江南结识道士陶弘景,得《仙经》十卷,欲寻名山依法修治。行至洛阳,遇印度僧人菩提留支,得《观无量寿经》,遂焚《仙经》,专修净土,终成净土宗之第三祖。东魏孝静帝尊之为“神鸾”,敕住并州大寺。晚年移住汾州玄中寺。著有《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赞阿弥陀佛偈》等。昙鸾 476—542北魏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先驱。山西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少年出家,对佛教著作《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颇有研究。曾患病,感人命危浅,欲先学长生术,遂往南朝梁向大道士陶弘景求仙术。为梁武帝宣讲佛教教义,深受推崇,被尊为肉身菩萨。北返途中,于洛阳遇高僧菩提流支,得《观无量寿经》,遂焚陶弘景所授“仙经”,专事净业。东魏孝静帝赞誉他为“神鸾”,让他居并州(今山西太原)大岩寺,晚年移居石壁山(今山西交城境内)玄中寺。著作有《调气论》、《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赞阿弥陀佛偈》等。他创立的净土法门深为后世推重,而得以传世,他本人成为日本净土真宗所立“三国七祖”中的中国三祖之一。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