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易图明辨》清胡渭撰。十卷。专为辨斥宋儒易学的“河图”、“洛书”而作。“易图”本于五代末道士陈抟,宋代理学家袭用其说,以讨论理欲心性。此书引据旧文,反复辨证,阐明宋儒和道教的关系,考定“图”、“书”的谬误。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易图明辨书名。清胡渭撰。十卷。是书继元陈应润,清黄宗羲、黄宗炎之后,着力驳斥所谓《周易》出自“河图”、“洛书”之说。“河出图,洛出书”本古代神话传说,五代末道士陈抟取大衍算数作五十五点之图,以当河图;取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作四十五点之图,以当洛书。邵雍、朱熹沿袭其说,借以阐发理学观点。胡氏引据经传,反复考订,认为八卦、六十四卦、二体六爻、次序方位,即为《周易》之图画、象数,乃周公、孔子之遗说,远有端绪。而朱熹于《周易本义》卷首所列九图,自古无传,唐以前无一字之根据,阐明图、书之说乃“修炼、术数二家旁分《易》学之支流,而非作《易》之根柢”,证明宋儒之虚妄。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