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无神论 |
释义 | 《无神论》近现代章炳麟著。发表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民报》第八号。认为“欲使众生平等,不得不先破神教”,因为“唯神之说,崇奉一尊,与平等绝远”。着重剖析并驳斥了基督教和婆罗门教的有神论,宣传无神论。运用形式逻辑的推理,证明基督教的上帝完全是虚构的。指出婆罗门教以“神”为真实的存在,立论矛盾重重。赞赏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认为其最接近于无神论。批评康德的不可知论是“千虑一失”,指出:“神者,非由见量,亦非自征,直由非量而知”。从认识论上揭露神的存在,主客观方面都没有经验的证明,纯是推论而来。主张对神“不可执之为有,而不妨拨之为无”。将哲学与宗教分为三派:唯神、唯物、唯我。认为“唯我之说,与佛家唯识相近”,“而唯物之说,有时亦为佛家所采”,列举佛教在各个发展阶段产生的不同的派别,论证佛教不反对唯物,也不主张有神,“真如可以亲证,而神则不能亲证”。可见其“无神论”,是试图在佛教唯识学的基础上建立无神教。收入《太炎文录初编》、《章太炎选集》、《章太炎全集》。 无神论篇名。近人章炳麟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发表于《民报》第八号。谓“惟物之说,犹近平等;惟神之说,崇奉一尊,则与平等绝远也。欲使众生平等,不得不先破神教”。着重运用逻辑方法揭露基督教神学体系之内在矛盾,否定上帝无始无终,全知全能,绝对无二,无所不备,而为创世主说。对印度婆罗门教所谓高等、劣等梵天说亦有所批判。肯定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1677)“以神为寓于万物”之泛神论具有启蒙意义,批评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以神之有无,超越认识范围外之不可知论,“可谓千虑一失”。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