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无住 |
释义 | 无住亦称不住。佛教名词。“住”,即缚,“无住”,即无所系缚。指事物不为任何固定的性质所系缚,与“法无自性”、“性空”等同义,为现象之共性和本体。《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鸠摩罗什注:“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禅宗宣称其法门“以无住为本”,即以“无住”为“人之本性”,认为人人都具有摆脱世俗成见,不为外物所“系缚”的能力,只要发挥这种能力,“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可以从本性空寂的心体上,引发蕴藏着的“成佛”的“智慧”。 无住亦称“不住”。佛教用语。指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的性质,人的认识也不应以固定的概念当作事物固有的本质。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的重要内容。《摩诃般若波罗蜜·序品》:“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应色中住,不应受、想、行、识中住。”此因诸法均处于因缘联系和生灭无常之中,故不应住。《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释“无住三昧”:“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故“无住”实为现象之共性。但在佛教理论运用上,通常又作为一切现象之本源。成为“真如”、“法性”的另一称谓。《大乘起信论义记》:“夫真心寥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缘而起灭。”此“无住”即是派生世界之“真心”(即真如)的主要规定。《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鸠摩罗什解释说:“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僧肇则把“无住”释为心之激荡不定的状态,从而成为有念的原因。中观学派并以“无住”之“空性”作为佛教因果报应等“一切法”得以成立的保证(见《中论》)。《六祖坛经》进一步宣称:“我这法门”,“以无住为本”。认为“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可使思想不受束缚,得到解脱。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