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方腊起义
释义

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两浙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徽宗时,统治阶级奢靡无度,横征暴敛,加以辽、夏岁币贡输及“花石纲”的骚扰,致使江浙劳动人民生活陷入绝境。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又名方十三)遂利用秘密流行于当地的摩尼教组织贫苦农民和“私贩茶盐之人”数万,于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在县境帮源峒誓师,以“诛朱勔”为号召,发动起义。腊自称“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百官将帅,建立政权。十二月,首战息坑(今浙江淳安境)告捷,继取县城。后分兵连续攻克睦(今浙江建德梅城)、歙(今安徽歙县)、婺(今浙江金华)、衢(今浙江衢县)、处 (今浙江丽水)、杭(今浙江杭州)等六州六十余县。并一度攻至秀州(今浙江嘉兴)、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地区,队伍迅速发展到近百万人。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教徒朱言、吴邦在兰溪(今浙江兰溪),仇道人(裘日新)在剡县(今浙江嵊县),陈十四在方岩山(今浙江温岭县境),吕师囊在台州仙居(浙江今县),石生在苏州(今江苏苏州),陆行儿在归安(今浙江湖州),霍成富、陈箍桶在处州,也各树起方腊义旗。宣和三年正月,宋朝一面下令撤销应奉局、“花石纲”,罢黜朱勔等人,一面派童贯率秦晋番汉大军十五万渡江镇压。二月,起义军二十万人撤出杭州。四月,退守帮源源峒,与官军激战,七万义军壮烈牺牲。方腊被俘,就义于开封。其他各支起义军在吕师囊等人领导下继续坚持战斗,至宣和四年三月也被镇压下去。

方腊起义 

方腊,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人),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县)做佣工(一说家有漆园),于1120年(宣和二年)10月,以“诛朱勔”为号召,率千余人于青溪帮源峒宣告起义,誓师于漆园。11月,方腊自称“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农民政权。起义军得到江浙人民响应,数日间扩大为十万人,起义军所至之处,劫富室,杀官吏,并劫取富户财产,散发给百姓,只要一呼方腊来了,宋军便望风瓦解。三个月内连续攻占睦、歙、杭、婺(今浙江金华)、衢(今浙江衢县)、处(今浙江丽水)六州五十二县。起义还曾打到秀州(今浙江嘉兴)、信州(江西上饶)地区,起义军发展至近百万人,东南大震。北宋朝廷恐慌,宋徽宗急忙调回准备与金联合击辽的十五万禁军和秦、晋番汉兵,令童贯统率,日夜兼程南下,镇压起义。这时江南北宋军队也与之配合,合力围剿起义。方腊原曾打算划江而守,实行轻徭薄赋,使四方咸服,十年左右推翻北宋,实现统一。没有估计到宋军来得如此之快,仓促应战。由于起义军力量分散,缺乏战斗经验和武装,抵抗失利。不久秀州失守,接着杭州、歙州相继陷落,起义军二十万人撤回青溪邦源峒,与宋军英勇奋战,七万人壮烈牺牲。4月,方腊及其妻、子,丞相方肥等文武官员被俘。8月,方腊等英勇就义于东京。起义军余部在吕师囊率领下继续战斗转战于浙江、福建的温、台等州县,一直坚持到1122年(宣和四年)春。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