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
又名逗彩,瓷器釉彩工艺之一。初创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斗彩是一种兼用釉下青花和釉上其他颜色彩料绘成的瓷器。其制法是在白色瓷胎上用青花料绘出纹饰图案的主要轮廓和主要部分,罩透明釉高温烧成,出窑后再按花卉、人物等不同部位的需要,在青花轮廓内填入不同颜色的彩料,入炉低温烧成。因其釉下青花与釉上三至五六种其它彩色争奇斗艳,故名斗彩。斗彩瓷器的种类很多,有点彩、填彩、染彩、覆彩等名称,制作工艺基本一致。斗彩瓷器质量最高的是明朝宪宗成化年间的产品,这些产品除个别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胎壁极薄,为脱胎或半脱胎瓷,釉色洁白莹润,尤以各式酒杯技术最高。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斗彩葡萄纹杯,就是当时烧制的斗彩精品之一。斗彩的出现,体现了明代高超的制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