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搜检
释义
搜检①防止科场舞弊的措施之一。即检查考生随身携带物品,以防夹带书籍及事先做好的文章进入考场。唐以前不禁挟书,五代后唐长兴年间始定,搜出文书者不予录取。宋以后历代因之,检查越来越严。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行沐浴更衣之法,既可防滥,又不亏理。泰和元年(1201)定搜检之法,每四举人差一人,复以官一人弹压。御试策进士则差拏手亲军。明嘉靖前只行于乡试,嘉靖末始行于会试,增御史二人掌管。违犯者,先于礼部前带枷一月,再送法司定罪。清代立法最严,对于衣服、鞋袜、砚台、笔管、蜡台都有具体规定。甚至糕饼饽饽,都要切开。入场时分两道检查。设搜检王大臣督办,另派门千总四人为搜检官,督率搜役以两人搜检一人。嘉、道以后,搜检渐从宽弛;同、光间已成循行故事,只由吏役高呼一声“搜过”则放行;其后则士子随意挟书。②官名。搜检官之简称。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