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拒俄运动 |
释义 | 拒俄运动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爱国运动。沙俄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出兵侵占东三省,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与清政府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于一年半内分三期撤退其侵占东北的军队。次年,沙俄不仅拒绝第二期如约撤兵,并向清政府提出进一步侵略东北和蒙古的七项无理要求。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拒俄运动。4月27日(四月一日)上海爱国人士在“张园”召开拒俄大会,抗议沙俄的侵略罪行,致电清政府外务部,表示坚决拒绝俄国无理要求,并通电各国外交当局,声明“我全国国民万不承认”俄约,如果由此而引起“仇洋之事,皆系俄国所致,与我国无涉。”北京、湖北、江西等地学生也纷纷集会抗议,罢课示威。与此同时,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也开展了更为激烈的拒俄运动。中国留学生在东京召开拒俄大会,到会者五百多人,会上决定组织拒俄义勇队,派代表回国活动,要求开赴东北抗御俄寇。 拒俄运动中国人民一直进行反对沙俄强占我国东北的爱国运动。1903年,盘踞东北的沙俄军队拒绝遵守1902年中俄签订的《交收东三省条约》分期从东北撤军,反而提出新的七项要求,因此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4月27日,上海爱国人士在张园举行拒俄集会,发出拒俄通电,表示:俄国的七项要求,“我全国人民万难承认”。北京京师大学堂的学生,“鸣钟上堂”,集会声讨,“震撼天地”。武汉高等学堂的学生举行罢课。安徽、直隶、江西、广东等地群众纷纷集会,掀起广泛的拒俄运动。留日学生尤为激昂,他们举行拒俄大会,决定组织“拒俄义勇队”(后定名为“学生军”),当场就有二百多人报名参加。他们在留学生会馆操练军事,准备开赴战场,与沙俄血战到底。清政府却以“名为拒俄,实则革命”为由,并勾结日本政府,将运动镇压下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