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扶苏 |
释义 | 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秦统一六国后(一说在始皇坑儒后),奉命至上郡监蒙恬军。数上书谏议时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坑儒时曾力加劝阻,认为天下初定,不宜对诸生施以重法,以此触怒始皇。三十七年,始皇临终前,为玺书召其至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与始皇少子胡亥合谋篡改遗诏,赐其死。旋自杀于上郡军中。扶苏 ?—前210秦始皇长子。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始皇亲自判决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方士的死罪,全部活埋于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并让全国都知道,用以惩戒后人。扶苏当时以长子身份规劝始皇道:“天下刚刚平定,边远的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都诵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皇上用重法惩戒他们,我担心天下从此不安。希望皇上明察。”(《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听了扶苏的话大发雷霆,派他北上到大将蒙恬那里去作监军。始皇死后,宦官赵高、丞相李斯与胡亥串通,伪造始皇诏书,命扶苏自杀,拥立扶苏的弟弟胡亥做了二世皇帝。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