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托古改制
释义 托古改制意谓孔子假托古代圣王之名以推行其政治主张。源出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孔子有患于“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认为六经系孔子为改制而作,“六经中之尧、舜、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同上),视孔子为古代的改革家。并以“公羊三世说”为孔子托古改制之内容,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比附为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三种政治制度。借以论证变法维新合乎圣人之道,中国社会之进化势在必然,为其改良主张提供理论根据。
托古改制近代康有为用语。用以解释六经。其《孔子改制考》指出,春秋战国乃是“诸子创教改制”的时代,诸子皆假托古人言论、事迹来“改制”,即阐发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亦“改制托古”,孔子之学在六经,而“六经皆孔子改制所作”,即假托尧、舜、文王等来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其核心的“微言大义”就是公羊三世进化的思想,“孔子之圣意改制之大义,《公羊》所传,微言之第一义也”。孔子之所以要“改制托古”,是因为其是普通的“布衣”。康有为以托古改制解释六经,实际上是借孔子之名来宣传自己变法维新的理论,表明自己变法维新是效法孔子的“布衣改制”。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