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房琯败于陈涛斜 |
释义 | 房琯败于陈涛斜天宝十五载、至德元年(756)八月,房琯请将兵诛贼寇,收复京都。肃宗许之。诏加房琯为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使。房琯以御史中丞邓景山为副、户部侍郎李揖为行军司马,中丞宋若思、起居郎知制诰贾至、右司郎中魏少游为判官,给事中刘秩为参谋,分兵三路向敌推进。房琯自将中军为前锋。十月,师次便桥。翌日,遇贼军于咸阳县之陈涛斜。房琯效古代春秋车战之法以牛车二千乘,马步卒夹附牛车,向敌发起攻击。接战,贼顺风扬尘鼓噪,牛皆震骇奔窜,敌又缚柴草纵火焚之,房琯军大败。唐官兵被杀伤者四万余人。数日后又与贼接战,房琯又败。南军将杨希文、中军将刘悊,并降于贼,房琯亦肉袒向肃宗请罪。房琯不懂军事,他所信用的刘秩也“未尝习军旅之事”,故有是败。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