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户部郎中 |
释义 | 户部郎中官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高宗即位后,因避讳改民部郎中置,为户部所属户部司长官,员二人,从五品上。掌户口籍帐、土田、赋役、蠲复、婚姻之政令。龙朔二年(662)改称司元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光宅元年(684)改称地官郎中,神龙元年(705)复旧。德宗以后,度支事繁,常以一人分判度支事务。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从六品。属左、右曹者,为部属之官,参掌本部事务;属各司者,为本司长官,掌司务。南宋绍兴中,废郎中,别置户部郎官。辽代亦置。金代户部不设诸司,置郎中三人为本部佐官,从五品。以一员掌户籍、物力、婚姻、继嗣、田宅、盐铁、坑冶、市易等,一员掌度支、国用、俸禄、租税、府库等。元代置二员,参领本部事务,从五品。明代为户部诸司长官,各司员额不等,皆冠以本司名号,正五品。清沿置,各司员额亦不等。此外,户部三库亦各置一员,皆正五品。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 户部郎中官名。唐代尚书省所辖之户部,下设四司,其中之“户部”司由郎中分掌,故称户部郎中。户部郎中二人,均从五品上,户部员外郎为其付。郎中、员外郎掌天下户口、土地庶政。唐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设保长;西京及州县城内设若干坊,郊外为村;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坊、村、里皆设正,依次隶于乡官。保、正、乡官是唐代的下层统治者,直接督察民户。户籍分黄(初生者)、小(四岁者)、中(十六岁)、丁(二十一岁)、老(六十岁)分男女入簿。计帐一年一造、户籍三年一造;民户按其资产划分为上上至下下九等;民以其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种称“四人”《旧唐书·职官志》:“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巧作器用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并依均田制、租庸调制,督理授田、征缴赋役;凡有封爵、有赐勋、文武品官,均依制享其特权;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者,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者则给三人。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