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戈登 |
释义 | 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1885)英国人。军官学校毕业后,任职英军工兵队。后升陆军上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加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和北京,参与抢劫焚烧圆明园。清同治元年(1862)至上海,多次率英军工兵队攻打上海周围太平军。次年继美国白齐文任“常胜军”统领,配合李鸿章攻陷常熟、昆山等地,被清政府任为总兵。三年助清军攻占苏州,升提督,赏穿黄马褂。“常胜军”遣散后返英。先后任职皇家工兵队肯特区司令官、苏丹赤道总督、印度总督府高级官员。光绪六年(1880)因中俄伊犁事件,奉清廷召,再度来华,进行“调停”,力劝清廷和平解决。1884年被派往苏丹任殖民总督,次年在喀土穆被苏丹人民起义军击毙。戈登 1833—1885英国军官和殖民地官员,“常胜军”头目。戈登原系英国工兵部队中的一个低级军官,1860年9月随英国侵略军来华。任侵略军工兵部队指挥官。曾参与过二次鸦片战争及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之役,并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罪恶活动。华尔战死后,“常胜军”由美国人白齐文统领。英国侵略者为了加强其长江下游的势力,串通李鸿章委派英人霍兰德大尉接替了白齐文的职务。但霍兰德出师不利,临阵即败。在英国驻华公使卜鲁士的授意下,戈登于1863年3月,接任了“常胜军”统领。戈登上任后扩充军队近四千人,并按照英国治军方式加强训练。旋即配合李鸿章淮军先后攻陷了常熟、太仓、昆山等地,授总兵衔。11月率兵会合清军进攻苏州。太平军纳王郜永宽接受诱降,于12月初刺杀守城主将幕王谭绍光,开城迎敌。清政府又授戈登提督衔,并赏黄马褂及一等功牌。1864年3月出兵江苏,受挫于金坛,中弹溃退溧阳。3月底,戈登再度兵败于江阴华墅,其精锐两团几被全歼。11月奉调回国。1880年,为“调停”中俄伊犁事件再度来华,公然为沙俄侵占伊犁张目,力劝清廷“和平”解决伊犁问题。1885年在苏丹总督任上,被马赫迪领导的起义军,击毙于首都喀士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