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中国社会史论战
释义 中国社会史论战现代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论争。20世纪30年代继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争后发生。于1932—1933年形成高潮,后时断时续。主要代表人物有: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郭沫若、吕振羽;代表国民党新生命派陶希圣、梅思平;持托派观点的李季、杜畏之。大体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郭沫若首先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系指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后又说等于奴隶制以前的族长制。李季认为是指与希腊、罗马奴隶制并行而又先于封建社会的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2)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的问题。李季认为,原始社会崩溃后,中国则进入以土地国有为特征的亚细亚式的社会。杜畏之说:“中国没有划然的奴隶社会”,“在氏族的废墟上产生了封建社会”(《古代社会研究引论》)。郭沫若根据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等古代文献,最早肯定中国奴隶制社会存在,并认为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后又认为殷末是奴隶制)。吕振羽指出殷代是奴隶社会。(3)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秦汉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李季认为,“中国真正的封建制度仅与周代相始终”,秦以后就是“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代”(《对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贡献与批评》)。梅思平认为,秦以后的中国社会“完全是商业资本主义社会”(《中国社会变迁概略》)。陶希圣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在战国时代就因为商业资本的发展而崩溃了,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是含有封建要素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现在外国资本统治之下,由资本主义化尤其是金融资本与商人资本结合剥削之中,转化为依国民革命而实现的民生主义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史》)。郭沫若、吕振羽虽然对中国封建社会开始的时间看法不同(当时郭沫若认为始于春秋,吕认为始于周代),但都认为从秦汉到鸦片战争,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阶段。这次论战,情况错综复杂,在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论战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无共同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是否适用于中国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史学队伍内部,则是学术理论问题上不同意见的分歧和争辩。论战对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1 23: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