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慈悲 |
释义 | 慈悲梵文Maitrī-Karuṇā的意译。佛教用语。称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欢乐叫“慈”(与乐);怜悯众生,拔除苦难叫“悲”(拔苦)。一般称“大慈大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乘佛教以此作为异于小乘,进入世间“普度众生”的重要依据,故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据同书卷二十,有三种慈悲:(1)“众生缘慈悲”,为小悲,指对众生的慈悲,此为凡夫的慈悲;(2)“法缘慈悲”,为中悲,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的慈悲,此为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菩萨的慈悲;(3)“无缘慈悲”,为大慈悲,离一切差别,心无所缘,此为佛的慈悲。统称三缘慈悲,简称“三慈”。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