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慈春秋孔子伦理思想概念之一。指父母爱子女之情。孔子提倡孝慈,即子女对父母孝敬,父母对子女慈爱。鲁国宰相季孙肥问孔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孔子答道:“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认为只有对父母孝顺,对子女慈爱,才会受到他人竭诚相待。经儒家的长期提倡,孝慈遂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慈老子用兵的法宝之一。《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在老子“三宝”之中,“慈”最具有根本性之意义。许慎《说文》:“慈,爱也。从心,兹声。”故“慈”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其最现实者,莫过于父母之于子女。老子对于世人,胸怀圣人之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四十九章》)以慈济世,视天下百姓如子女,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立足点。慈者必仁,仁者必有勇;若舍慈而求其勇,舍俭而求其广,舍后而欲争先,只能是死路一条。故老子又曰:“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六十七章》)能立足于“慈”,天神也会为之相助。参见“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