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怀海 |
释义 | 怀海(720—814)唐福州长乐(今属福建)人,俗姓王。出家后从衡山法朗受具足戒,又参学马祖道一。德宗时,住新吴百丈山(在今江西奉新),世称百丈禅师。主张众生心性本来圆满成就,只要无妄想,即与诸佛无异。并运用禅学于劳动中,实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初祖达摩传禅法以来,禅僧多居律寺,他以禅、律二宗习惯不同,乃创设禅院,制《禅门规式》后称《百丈清规》。卒谥大智禅师。弟子有灵祐、希运等。 怀海(720—814)唐僧人。俗姓王。福州长乐(今属福建)人。初师事马祖道一。后至新吴百丈山(今江西奉新境内)传播禅法,人称“百丈禅师”,其禅名“百丈禅”。以前禅师多住律寺,他以禅宗和律宗旨趣不同,始创禅院,制定《禅门规式》,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行“普请法”,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普遍劳作制度,后称《百丈清规》。其禅学特点为“不拘文字”。主张“不求佛,不求知解”,“无求为是”,“一切法不拘”(《景德传灯录》卷六)。卒谥“大智禅师”。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行世。弟子有灵祐、希运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