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 |
释义 |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旧政协。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共产党、民盟、青年党等以及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解放区自卫战争的胜利,使国民党反动派感到全面内战的准备尚未做好。同时,国统区人民开展了反对内战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才不得不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三十八人,分为左、中、右,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军队和政权问题。国民党提出“先军队国家化,后国家民主化”;中间势力提出国共双方都把军队交出来,由他们代表“国家”接收;中国共产党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打破中间派的幻想,提出了“先国家民主化,后军队国家化”的主张。中国共产党既坚持原则立场,又采取灵活斗争策略,团结中间派,孤立顽固派,经过激烈斗争,终于使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宪法草案问题、政府组织问题、国民大会问题等五项协议。这些协议,虽然同我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很大差距,但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独裁制度和内战政策,对人民是有利的。政协会议闭幕不久,国民党反动派便着手破坏大会决议。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