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徐达 |
释义 | 徐达 1332—1385明初将领。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世业农。少有大志,刚毅武勇。随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红巾起义军,郭子兴授达镇抚。从朱元璋渡江,下集庆(今江苏南京)、镇江。授淮兴翼统军元帅。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克张士诚所据的常州,进佥枢密院事。翌年,迁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与朱元璋、常遇春在鄱阳湖之战败陈友谅。朱元璋为吴王,任徐达左相国。至正二十六年(1366),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二十万讨张士诚,破平江(今江苏苏州),执张士诚,获胜兵二十五万人。城将破时,下令将士:“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明史·徐达传》)。入城,安堵如故。师还,封信国公。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帅步骑二十五万人,北取中原。十一月克益都(今山东青州市),十二月克济南。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以徐达为右丞相。册立皇太子,以达为太子少傅。克大都(今北京市),“封府库,籍图书宝物,令指挥张胜以兵千人守宫殿门,使宦者护视诸宫人、妃、主,禁士卒毋所侵暴,吏民安居,市不易肆”(仝上)。接着与常遇春进取山西,以“批亢捣虚”攻敌人之所必救之术,直捣太原,克之。又乘胜收大同等地,山西悉平。洪武二年(1369)引兵西渡河,尽定陕西。第二年,因元将扩廓帖木儿攻兰州,明太祖又命徐达为大将军,平章李文忠为副将军,分道出兵。大破扩廓兵,擒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千八百六十余人,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驼杂畜以巨万计。扩廓仅挟妻子数人奔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明太祖封功臣,授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洪武四年(1371),率盛熙等赴北平练军马,修城池,徙山后军民实诸卫府,置二百五十四屯,垦田一千三百余顷。以后每年春率兵行边,冬暮召还。明太祖欲将其为吴王时旧邸相赠,达固辞。洪武十八年(1385)病故。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置肖象于功臣庙,位皆第一。 徐达与常遇春同为当时名将,两人才勇相类,而遇春攻击敌人猛疾敢深入,徐达尤长于谋略;遇春攻下城邑无不诛戮,徐达所至不扰,获壮士与谍,以恩义与之结,使为己用,因此,多乐附大将军。徐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帝尝称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明史·徐达传》)。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