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中国哲学大纲
释义 《中国哲学大纲》副题为“中国哲学问题史”。现代张岱年著。以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哲学各方面重要问题的源流演变之专著。始撰于1935年,1937年完成初稿。商务印书馆已排版,因抗日战争爆发未能印出。1943年曾在北平中国大学印为讲义。1958年商务印书馆按原书纸型出版。全书除序论外,分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大部分,宇宙论复分为本根论、大分论,人生论复分为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生理想论、人生问题论,致知论复分为知论、方法论。以“解析法”和辩证法为方法,贯穿中西哲学之比较,着重于分析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的涵义和演变,考察哲学问题之发生、发展、起伏及消长,突出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传统与辩证法思想。指出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之特色是:“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重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强调“想了解中国哲学,必先对于中国哲学之根本性征有所了解”。提出研究中国哲学,应当区分其中“活的与死的”,以作为构建“将来的中国新哲学”之取舍的基础。所谓“活”的东西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的特殊之点:(1)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论没有现象与实在的二分;(2)中国哲学承认变易与条理,并将两者相联系;(3)中国哲学始终认为“反复”、“两一”的辩证法是“客观世界的规律;(4)中国哲学的人生理想论讲“人我和谐之道”;(5)中国哲学最注重学说与行为的一致,将思想与生活打成一片;(6)中国哲学的致知论,“直截了当地承认物之外在与物之可知”。另一是王夫之、颜元、戴震为代表的唯物论,“可说是中国旧哲学中之活的潮流”。同时指出了中国哲学的缺陷。1982年经过修订、增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有新版序。收入《张岱年文集》和《张岱年全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