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徐彦伯(?—714)唐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人,名洪,以字显。少能为文,对策高第。武后时,为蒲州司兵参军,迁给事中、宗正卿,预修《三教珠英》。中宗时,为太常少卿兼修国史,预修《武后实录》。历卫州刺史、工部侍郎、太子宾客。曾感慨当时被酷吏构陷者甚众,著《枢机论》,教人以慎言避祸。有集二十卷,已佚,《全唐文》存文七篇,《全唐诗》存诗一卷。 徐彦伯(?—714)唐文学家。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人。少有文名,薛元超表荐之,对策高第,授永寿尉。转蒲州司兵参军。圣历中,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历宗正卿、齐州刺史。中宗复位,改太常少卿,预修《则天实录》。历卫、蒲二州刺史。景龙中,入为工部侍郎,寻除卫尉卿,兼修文馆学士。迁太子宾客。与韦暠、李亘并称“河东三绝”。为文变易求新,晚则好为强涩之体,后进效之。著有《徐彦伯前集》、《后集》,均佚。《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又一首,《全唐文》、《唐文续拾》共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九四、《新唐书》卷一一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