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中国古代物理化学与技术哲学思想 |
释义 | 中国古代物理化学与技术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对于物理化学与技术发展中一些根本性问题的哲学思考。中国古代的物理、化学知识是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的。贯穿在这些知识中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传统的气的学说以及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阴阳五行理论。气的学说和阴阳五行理论首先被古人用来说明万物本原和宇宙的形成,唐代李筌说:“天者,阴阳之总名也。阳之精气轻清,上浮为天,阴之精气重浊,下沉为地,相连而不相离。……故知天地则阴阳之二气,气中有子,名曰五行。五行者天地阴阳之用也,万物从而生焉。万物则五行之子也。”(《阴符经疏》)这是用阴阳二气的不同性质来说明天地的生成,并进一步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万物的化生。气的学说被古人广泛地用来说明在今天看来与波动性质相关的一些概念。例如东汉王充就曾指出,声音是气的特殊运动形式,他说:“生人所以言语吁呼者,气括口喉之中,动摇其舌,张歙其口,故能成言。譬犹吹箫笙,箫笙折破,气越不括,手无所弄,则不成音。夫箫笙之管,犹人之口喉也;手弄其孔,犹人之动舌也。”(《论衡·论死》)五代谭峭则说得更为明白:“形气相乖而成声。耳非听声也,而声自投之;谷非反响也,而响自满之。……声导气……气含声,相导相含,虽秋蚊之翾翾、苍蝇之营营,无所不至也。”(《化书·大含》)明清之际方以智甚至把这种解释推广到了对光本性的解说上:“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物理小识·卷一·光论》)在热学中,气的学说被用来解释寒温本质,认为热是阳气积聚的结果,寒是阴气积聚的结果。例如《淮南子·天文训》说:“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唐柳宗元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天说》)宋赵友钦说:“阳气积多而暑”,“阴气积多而寒”(《革象新书·日至之景》)。古人也用气的学说解释热传播现象,东汉王充就曾说过:“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论衡·寒温》)在电磁学中,古人常运用气的同类相感思想,解释静电引物和磁石吸铁现象,如东汉王充就曾说过:“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他类肖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气性异殊,不能相感动也。”(《论衡·乱龙》)在化学中,古人用气的感化思想、用五行相胜学说解释他们的炼丹实践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例如,东汉炼丹家魏伯阳就曾提出“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气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徵。”(《周易参同契·二气感化章》)并以之作为服食丹药可长生不老的理论依据。古人在运用气的学说解释自然现象时,不自觉地也发展了传统的气的学说,使之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气的物质性、分布的连续性、可流动性、同类相动的感应性等等,都是古人在把气的学说应用于自然科学时,发展出来的。古人在把这些性质赋予传统的气的学说之后,使之能够“合理地”解释他们观测到的一些自然现象。但这种解释毕竟局限在自然哲学的范围之内,没有实验,不能定量化,由之发展不出近代科学来。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