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归寂 |
释义 | 归寂明聂豹用语。语出《双江论学书》等。意为致良知的工夫是主静求寂。聂豹在狱中悟出良知本寂,按照本体与功夫相统一的原则,致良知的方法就应当是“归寂”。他指出:“学者求道,自其主乎内之寂然者求之,使之寂而常定。”“今曰工夫只是主静”,“惟主静则气定,气定则澄然无事,此便是未发本然。”(《双江论学书》)以“静中”作为“吾儒真下手处”(《困辨录》)。这一用语曾被人讥之为禅。但聂豹本人却对这一指责不予承认,他认为“归寂”的目的是为了“通感”、“执体以应用”。他说:“夫无时不寂,无时不感者,心之体也。感惟其时而主之以寂者,学问之功也。”因而他的学说与佛禅是有区别的:“夫禅之异于儒者,以感应为尘凡,一切断除而寂灭之。今乃归寂以通天下之感,致虚以立天下之有,主静以该天下之动,又何嫌于禅哉!”与“寂体”的良知本体论一样,“归寂”的修养方法也是聂豹思想的重要标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