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张邦昌
释义 张邦昌(1081—1127)宋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字子能。举进士。钦宗时为少宰,进太宰兼门下侍郎。金兵犯汴京,与康王质于金,割地请和。还,仍命为河北路割地使。上书者讦其通敌,目为社稷之贼,黜为中太一宫使,罢割地议。靖康初,京师陷,被金人册立为帝,僭号“大楚”。金兵既还,吕好问等请奉迎康王。高宗即位,仍徙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宰相李纲上书极论其罪,高宗特与免贷,责授昭化军节度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安置。后以其僭立时秽乱宫廷,赐死。

张邦昌  1087—1127

北宋末主张和金投降的大臣。字子能。宋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省)人。举进士,曾任大司成,因训导失职,被贬提举崇福宫,知光州(今河南潢州)和汝州(今河南临汝)。徽宗时历任礼部侍郎、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等。钦宗时为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两路进攻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他力主和议,完全接受了金宗望提出的苛刻条件:献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各万匹、绢缎各百万匹,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且他与康王到金做人质。后康王还,又以肃王为质,他仍被任为河北路割地使。可是金宗望军刚刚北返,金粘罕(宗翰)军又来攻。上书者谴责张邦昌私下助敌,是社稷之贼,于是降职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而罢割地之议。第二年金人攻下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张邦昌被金立为帝,国号“大楚”。金兵退去以后,他接受吕好问、马伸等人意见,册废元佑太后为宋太后,并请垂帘听政,他只以太宰身份退居资善堂,并迎请康王即帝位。康王即位为高宗后,把他徙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但他称帝之举绝不为当时封建正统思想势力所容忍,丞相李纲极力要求对他严惩。结果被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安置。后因其僭位时与华国靖恭夫人发生暧昧关系,并有“语斥乘舆”之事,而被赐死。
相关词:
  • 张邦昌为楚帝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