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张良
释义
张良①(?—前190)秦朝末年人,字子房。其先为战国韩人,祖与父相继为韩五世相。秦灭韩后,图谋复国,倾家财求刺客,于博浪沙(今河南郏县东)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旋亡匿下邳,从圯上老人学《太公兵法》。秦二世元年(前209),聚少年百余人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不久,归属刘邦,为重要谋士。刘邦进兵关中后,曾劝其不可贪恋宫室,又在鸿门宴上为刘邦解危。楚汉战争中,力主争取英布、彭越、韩信,联兵破楚,反对郦食其分封六国诸侯之策。刘邦数用其计,誉之为“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汉高帝六年(前201),封留侯,又助刘邦定功行封。并劝刘邦西都关中,定立太子等。后病卒。②十六国时人。家富佞佛,积聚无已。后赵石勒称王时,与张离等并为门生主书,司禁胡人不得侮易汉族士人。后任尚书、右仆射、征西将军。太宁元年(349),从大都督李农率军讨梁犊义军,大败。
张良(?—前189或前190)西汉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襄城西南)人。先世原为韩国贵族,五世相韩。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隐居,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起义中,良聚众百余人,归顺刘邦,为刘邦出谋划策。峣关下用计破敌;入咸阳封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助刘邦脱险;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刘邦为汉王,进汉中,其建议烧绝栈道,示无还心,使项羽无西顾之忧等。楚汉战争期间,长计谋平天下,力驳立六国后代之策;说王韩信;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追击项羽,灭楚。刘邦赞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汉书·张良传》)汉朝建立,封留侯。

张良  ?—前185

西汉初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子房,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始皇大怒,大索天下,张良乃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从黄石公学太公兵法。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往投景驹,道遇刘邦,刘邦任张良为廊将,良以《太公兵法》为刘邦策划,刘邦常从其计,此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引兵与刘邦入关至咸阳。刘邦进据咸阳后,看到秦宫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欲留居宫中;张良说刚入秦就想贪图安乐,这是“助桀为虐”。刘邦听了,立即还军霸上,而得到秦民的拥护。项羽入关后,驻军鸿门,欲发兵击刘邦,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项羽封王时,张良厚结项伯,使刘邦得到汉中。入川后又劝刘邦烧绝栈道,以麻痹项羽。汉二年(前205),刘邦出兵平定三秦,封张良为成信侯,东击楚。彭城战败后,张良建议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起兵反楚,从而奠定了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的基础。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为了摆脱困境,曾一度想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复立六国之后,以牵制项羽。张良力陈其弊。使刘邦改变了主意,这对楚汉战争以及此后的形势有重大影响。汉四年(前203年)楚汉议和,以鸿沟为界东楚西汉,项羽率军东归彭城,张良与陈平劝刘邦复追楚军,约与韩信、彭越合击项羽,韩、彭不至,使汉军大败。张良建议刘邦许二人封地,两军始至灭项羽于垓下。刘邦即帝位后,论张良功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乃封张良为留侯。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张良随朝入关后,身体多病,常闭门不出,学辟彀,道引轻身。高后三年(前185)病卒。谥号文成侯。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