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张申府 |
释义 | 张申府(1893—1986)现代哲学家。原名崧年。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校任讲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与李大钊、陈独秀有较多联系。是周恩来、朱德同志的入党介绍人。1925年退党。1932年主编《大公报》的“世界思潮”副刊。先后任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讲授西方哲学史、逻辑及数理逻辑等课程。以介绍罗素哲学而知名,同时亦宣传辩证唯物论哲学。20世纪30年代即指出当时哲学的主潮有二:“一为解析,详说逻辑解析;二为唯物,详说辩证逻辑。”认为二者在一定意义上可谓相反相成,主张“在理想上,将来的世界哲学实应是一种解析的辩证唯物论”(《现代哲学的主潮》)。又认为“仁”与“科学法”是“最可贵重的两种东西”,断定“仁、易、生是中国哲学中三个最根本要紧的字,而实是一体的”,“实深有合乎辩证法,有顺乎大客观”(《所思》序),以为将孔子的仁与列宁的唯物辩证法、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构建中国的新哲学。提出“我的哲学的中心点就是我所谓具体相对论”,目的“就是要达到辩证解析的极致,而斯适于通,而便于用”(《我的哲学的中心点》)。提出以跳出主客对立,以第三者立场观察主客两方的“纯客观法”,以消除主观成见。主要著译有《所思》、《张申府学术论文集》、《罗素哲学译述集》、《思与文》、《张申府文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