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张先 |
释义 | 张先(990—1078)北宋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子野。天圣进士。初为宿州掾,历吴江令、嘉禾判官。晏殊知永兴军,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虢州。治平初,致仕。晚年优游于湖杭之间,尝与梅尧臣、欧阳修、赵抃、苏轼等游。工诗,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多花月艳冶之词,人称“张三影”,为小令向慢词发展中作家。著有《安陆词》(一名《张子野词》)。 张先(990—1078)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宿州掾,历吴江令、嘉禾判官。晏殊知永兴军,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虢州。官至都官郎中。晚年优游于湖、杭之间。所作长于乐府,因词中喜用“影”字,人称“张三影”。与柳永齐名,然才力不如柳永,而工巧、含蓄则过之。代表作如《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归朝欢》(声转辘轳闻露井)、《剪牡丹》(绿野连空天青垂)、《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等。诗歌亦负盛名,诗笔清丽老妙,如《吴江》、《如西溪无相院》等,惜不多见。著有《安陆集》一卷、《张子野词》二卷传世。生平事迹见《东坡集》卷三五《祭张子野文》,《宋史翼》卷三六。夏承焘著有《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 张先 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天圣八年(1030),张先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辟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0),知虢州。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家居。晚年,优游于吴兴、杭州之间,以垂钓和作诗填词自娱,并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赵拤、李常等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来。其工於诗,词则与柳永齐名,虽在词的发展上,功尚不能与柳永相比,但确较早大量创作慢词长词,有一定的贡献。其小词尤有韵味,清新活泼,含蓄深婉。直至八十六岁,所作小词,仍有勃勃生机,富有生活情趣。其词,造语工巧,善用“影”字,以蒙胧飘忽之景表现幽冷宁谧之意境,自称:“张三影”。清人李淍元认为“应名‘四影’”。(《雨村词活》)。著有《安陆集》(一名《张子野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