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张佩纶
释义 张佩纶(1848—1903)清直隶丰润(今属河北)人,字幼樵,号绳庵,又号篑斋。同治进士。光绪元年(1875)以编修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八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命在总理衙门行走。与宝廷、吴大澂、陈宝琛等号称“清流派”。时法国侵略越南,他屡上奏疏,主张治水师、固边防、援越抗法。十年会办福建海疆事务,署船政大臣。法国舰队闯进马尾港,他毫无戒备,致福建水师被击溃,官兵伤亡七百余人。又因保荐唐炯、徐延旭失当,被革职戍边。释还后复入李鸿章幕。甲午战争时,为御史端良所劾,被逐迁居南京。二十六年应诏入京助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后生龃龉,称疾不出。著有《涧于集》、《涧于日记》等。
张佩纶(1848—1903)近代诗人。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蒉斋。直隶丰润(今属河北)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以光绪元年(1875)大考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与黄体芳、张之洞、宝廷称“翰林四谏”。中法战争时,初主战,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督师马江,遭败绩,遣戍察哈尔。光绪十四年释还。李鸿章延入幕。庚子事变,诏以编修佐办和约。既成,擢京堂,称疾不出。本负经济才,未获建树。遣戍后致力为诗,取法苏轼,并得力于李商隐、王安石。陈衍称其“才力富有,用事稳切,与张文襄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诗笔剽健,所谓精悍之色,犹见眉间,与凄惋得江山助者,兼而有之”(《近代诗钞》)。著有《涧于集》。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四四、陈宝琛《四五品京堂张君墓志铭》、劳乃宣《四五品京堂前翰林院侍讲学士张君墓表》。

张佩纶  1848—1908

清吏。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直隶(今河北)丰润人。同治进士。1875年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后入李鸿章幕,1882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曾针对法国侵略越南和觊觎中国边疆事,上奏章十数篇,主张抗法。1884年被派赴福建,会办海疆事务。7月15日法舰队闯入马尾港后,他和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一心执行清政府的妥协政策,不但不加强战备,阻拦法舰闯入马尾,而且还给法海军中将孤拔以“最友好的接待”,希望借此缓和局势。但法军得寸进尺,在马尾日夜监视福建水师,不许兵船移动,声言动则开炮,气焰十分嚣张。广大爱国官兵愤慨万分,纷纷请战,但他怕影响和谈,一再以“战期未至”为借口,甚至下令“不准无命自行起锚”。8月23日,法国舰队发起进攻,他被吓得神慌意乱,晕倒在地,后由随从扶起逃命。结果福建海军全部覆没,马尾造船厂被焚毁,他因此被革职充军。期满回京,复入李鸿章幕。1894年迁居南京。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奉命北上协助李鸿章和谈,因在对俄态度上与李意见不合,旋回南京,遂称病不出。著有《涧于集》和《涧于日记》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