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张仪
释义
张仪(?—前309)战国时魏国人。魏贵族后裔。传曾学于鬼谷先生。先游说于楚,后入秦,秦惠王以为客卿,谋伐诸侯。秦惠文王十年(前328)为相,采用连横策略,使秦占有河西、上郡及河东、河南部分地。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前322)相魏,劝魏背纵约而事秦;六年,魏改用合纵策略,以公孙衍为相,他被逐回秦。十二年,由秦至楚,以割商於之地六百里为饵,欺楚背齐亲秦。连横之策使秦“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史记·李斯列传》),他以功封五邑,号武信君。秦武王即位,被逐之魏,相魏一岁而卒。《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张子》十篇,今佚。
张仪(?—前310)战国时纵横家,连横派代表人物。魏国贵族后代。曾与苏秦同学于鬼谷子。秦惠文君十年(前328)任秦相,四年后助秦惠文君为王。主张连横以强秦,执政后迫使魏国献上郡,瓦解齐楚联盟,夺取楚汉中地。先后游说诸侯,连横魏、楚、韩、齐、赵、燕等国,使秦国日益强大。秦武王即位后,入魏为相。《汉书·艺文志》著录纵横家有《张子》十篇,今佚。

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最初曾与苏秦一起跟随鬼谷先生,学习游说之术。后去各国游说。他到秦国,秦惠王用他做客卿,同他商议如何进攻各国的事。后来张仪担任了秦的相国,以连横之策说服六国背合纵之约而共同事秦。后来秦惠王死了,武王即位,大臣们昼夜不停地诋毁张仪,齐国又派使者来责备张仪。张仪畏惧被杀,趁机对秦武王说:为秦国国家考虑,东方各国有大变乱,大王才可以多割土地。现在听说齐王非常恨我,我到哪个国家,他一定会出兵去攻打它。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到魏国去,齐国一定会发兵进攻魏国。当魏、齐的军队在城下交战,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大王乘机进攻韩国,进入三川,出兵函谷而不进兵,以进逼周京,周朝的祭器一定会交出来。此时大王便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地图户籍,这是帝王的事业啊。秦王认为对,就送张仪到魏国。齐国果然出兵攻打魏国。魏哀王恐惧。张仪说:大王不要担忧,我让齐国停止用兵。于是他就派家臣冯喜去楚国,作为楚国使者前往齐国,对齐王说:大王非常痛恨张仪,尽管如此,但大王为了让张仪在秦国安身,也做的够周到了!齐王说:我痛恨张仪,他走到哪里,我就出兵打到哪里,怎么说让张仪有安身之处呢?冯喜回答说:这就是大王让张仪有安身之处!张仪到了魏国,大王进攻魏国,这是大王内耗国力,外攻盟邦,广树敌人来包围自己,而使张仪得到秦王的信任呢。齐王于是便派人撤回军队。张议担任魏国相国仅一年,死在魏国。张仪在秦国推行连横策略获得了成功,他达到了对外兼并土地的目的,使得秦惠王能够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史记·李斯列传》)这是因为他用“外连横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记》)的策略,配合了当时耕战政策的推行。
相关词:
  • 张仪的连衡与公孙衍的合纵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8: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