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开禧北伐 |
释义 | 开禧北伐南宋宁宗时韩仛胄主持的对金战役。宁宗即位后,韩仛胄总揽军政大权,欲乘女真贵族内外交困,势力渐衰之机,北上攻金,以立“盖世功名”,自固权势。于是解除道学党禁,起用辛弃疾等主战派人物,以求一致对外。又立韩世忠庙,追封岳飞为鄂王,削贬已故秦桧爵谥,期以风厉将士,作北上抗战准备。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命吴曦陈兵西蜀,赵淳、皇甫斌率部进驻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二州,郭倪,毕再遇、陈孝庆等渡淮取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等地,预作北上战略部署。次年五月,宁宗正式下诏分路北攻金军。虽初战小胜,但因内部主战与主和两派斗争激烈,前线诸将作战行动不够协调,吴曦又先在蜀地降金,致使北伐部署被打乱,金军集中优势兵力于两淮、唐、邓,东线宋军节节败衄。主和派两淮宣抚使丘崈受命上任即指挥退兵避敌,并密与金军使节往来,停战谈和。韩仛胄面对突变局势也一度动摇。开禧三年十一月,主和派史弥远等发动政变,杀韩仛胄等,向金求和。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宋金成立和议,北伐最终失败。 开禧北伐宋宁宗时,韩侂胄掌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老想立功。从嘉泰二年(1202)起,韩侂胄解除党禁,收罗知名之士。次年,邓友尤出使金,闻金受蒙古攻扰,国势已衰,回来后告知韩侂胄,北伐之议就兴起了。嘉泰四年(1204),在镇江立韩世忠庙,追封岳飞为鄂王,目的在于激励诸将。开禧元年(1205)七月,宋宁宗下诏:任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立班宰相上,三日一朝,赴都堂治事。南宋军队几次进入金境。开禧二年(1206)追削秦桧王爵,并以郭倪为山东京东招抚使,赵淳、皇甫斌为京西北路招抚使、副使,分路进兵。将领毕再遇等取泗州(今江苏盱眙北)等地。五月,南宋朝廷下诏伐金。不久,吴曦(吴璘之孙)据守四川叛变;淮北方面,田俊迈攻宿州(今安徽宿县)失利被俘,诸军被迫撤退。西路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泌阳)也失败了。金军渡淮南下,与南守相持。在这种情况下,韩侂胄变计求和,由于金人要求惩办首谋之臣,没有结果。开禧三年(1207)二月,南宋将领杨巨源等镇压了吴曦的叛变,淮南形势也逐渐平稳下来,金大帅仆散揆又病死在军中。而南宋朝廷不顾形势的变化急于议和,史弥远发动政变,杀韩侂胄,双方开始罢兵约和。嘉定元年(1208),宋金嘉定和议生效。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