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延平答问
释义 《延平答问》南宋朱熹辑编。一卷。附录一卷。为朱熹与其师李侗书札往来问答,附录朱熹对李侗的评论及祭文行状。内容讨论理学中的心气相合,理心为一、理一分殊等问题,提倡“主静”说,认为静坐默识是“养心之要”和“存养之功”。有许多文字是以讨论《论语》中孔子的言论、行事的方式来阐述理学思想。如朱熹解释《论语·八佾》“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说:“此非谓不足观,盖不诚无物,无物则无以观之也”。李侗说:“居上宽,为礼敬,临丧哀皆其本也,有其本而末应,若无其本,粲然文采,何足观”。解释《孟子》养气一章谓“养气大概,是要得心与气合。不然,心是心,气是气,不见所谓集义处,终不能合一也。”又尊崇《中庸》为圣门之传,以“其所以开悟后学,无余策矣。然其所谓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者,又一篇之指要也”。探索其所谓“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的神秘境界。李侗为论证“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说:“如孔门诸子,群居终日,交相切磨,又得夫子(孔子)为之依归,日用之间,观感而化者多矣,恐于融释而脱落处非言说所及也。不然,子贡何以言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耶?”(附录《延平先生李公行状》)有明周本刊大字本。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