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延寿 |
释义 | 延寿①(904—975)五代北宋时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僧人。俗姓王,字仲玄。六岁能诵《法华经》,二十八岁为华亭镇将,三十余岁出家。礼四明(今浙江宁波)翠岩为师,后赴天台山参德韶习禅定,成为法眼宗创始人文益再传弟子。受吴越王钱俶之请,于建隆年间住杭州永明寺,历时十五载,弟子一千七百人。信仰禅宗教义,主张以“一心为宗”(《宗镜录》卷二),宣称“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镜净心明,本来是佛”(《宗镜录》卷一)。注重净土宗的实践,认为“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声,事业常如此,西方佛自成”(《万善同归集》卷上)。曾召集华严、法相、天台三宗僧人互相质疑,提倡禅、教(指禅宗外诸宗)一致,以调和佛教各派间的宗旨分歧。卒谥智觉禅师。另著有《万善同归集》、《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等。②高昌王麴文泰年号(624—640)。凡十七年。 延寿(904—975)五代、宋之际僧人。俗姓王,字仲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自幼信佛,30多岁从四明(今浙江宁波)翠岩出家。后到天台参德韶(891—972),习禅定,为传法弟子。后周广顺二年(952)到明州雪窦山(今浙江奉化西)传法,后受吴越王钱俶之请,住永明寺(即净慈寺)。卒谥“智觉禅师”。其学说“举一心为宗”(《宗镜录序》),倡导禅、教(指禅宗外诸宗)一致,性、相融合。曾召集慈恩、贤首、天台三宗僧人,分居博览,互相质疑,最后“以心宗旨要折中之”(《禅林僧宝传》卷九),遂成《宗镜录》一百卷,调和佛教各宗派间的宗旨分歧。还提倡禅净双修,注意净土宗的实践(见《万善同归集》)。另有《唯心诀》、《神栖安养赋》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