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廖仲恺
释义 廖仲恺(1877—1925)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出身于美国华商家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先后入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学经济。次年结识孙中山。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任外务部干事,并被选为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毕业返国,充吉林巡抚陈昭常幕下翻译。广东光复后,返粤任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旋参与南北议和。“宋案”发生后,赴北京运动议员反袁。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财政部副部长,协助孙中山进行反袁护法斗争。1919年与朱执信等在沪创办《建设》杂志,阐发孙中山学说。1921年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次长、广东省财政厅长。次年陈炯明叛变,被囚两月。1923年任大元帅大本营财政部长和广东省长。1924年国民党改组,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并兼任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军需总监等职。次年孙中山逝世后,坚持贯彻三大政策,为国民党右派暗杀于广州。有《廖仲恺集》。

廖仲恺  1877—1925

民主革命家。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惠阳人。出身于美国华侨家庭。1893年归国。中日甲午战争后倾心西学。1896年赴香港攻读英语。1897年与何香凝在广州结婚。1902年留学日本,先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1903年开始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并先后回天津、吉林从事革命活动。同年被选为中国留学生会会长。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旋任南北议和会议代表。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曾去北京动员国会议员反袁(世凯)。1914年中华革命党成立,被举为财政部副部长,后协助孙中山进行反袁、护法斗争。1918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他担任中华民国正式政府财政部次长、广东省财政厅长,积极筹集军费支持北伐。次年6月,陈炯明叛变,被囚禁,经何香凝营救脱险。之后,积极协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员会委员、常务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并先后担任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部长、军需总监等职。孙中山逝世后,他坚持执行三大政策、坚持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党左派领袖。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指使的暴徒暗杀。其主要论著收入《廖仲恺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