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府兵制 |
释义 | 府兵制西魏、北周、隋、唐时期的一种兵制。西魏大统年间(公元535年—551年)宇文泰采用鲜卑族的八部之制,立八个柱国大将军,由其中的六个实际分别统领军队。每个柱国大将军,督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将军,每个开府将军,督两个仪同将军,仪同将军下统大都督,大都督下统帅都督,帅都督下统都督。西魏、北周及隋初,府兵另立户籍,不负担国家赋役。隋初,军府名为骠骑府,以骠骑将军为长官,车骑将军为其副。有时亦设与骠骑将军平行的车骑府,以车骑将军为其长官。骠骑、车骑将军之下,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将军士户籍改属州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军府改称鹰扬府,长官为鹰扬郎将,副官为鹰击郎将,大都督改称校尉,帅都督改称旅帅,都督改称队正,军人改称卫士。唐初,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旧称,且合置与分设并存。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改定军府名称为折冲府。府分三等,上府领兵一千二百,中府一千,下府八百。全国共有六百余府,绝大部分设于京城附近的关内、河东、河南诸道,意在居重驭轻。折冲府设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校尉六人。队伍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百人为旅,旅有旅帅;五十人为队,队有队正;十人为火,火有火长。兵士从军府州的均田农民中征点。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者,先取多丁。西魏至唐,府兵的任务均为分番宿卫京师,或随军戍守征战。唐代的府兵,应役期间,国家免除其租庸调,但需自备一定量的兵器资粮。应役番满后,从事农耕;农闲时,须参加军训,负担很重。从唐高宗李治时起,府兵即因轮番更代多不以时而逃避兵役。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因宿卫兵不足,简置长从宿卫兵,皆免征镇赋役,一年两番上下,宿卫京师,州县不得役使。后又更名骑,分隶于十二卫,分六番上下。其后,征戍兵改为召募的职业兵,官给衣粮,折冲府无兵可交,行之二百余年的府兵制消亡。 府兵制西魏、北周和隋唐的军事制度。西魏建立之初,民贫兵弱,势力比不上东魏。因而,西魏政权的操纵者宇文泰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在军事上的改革就是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府兵制。从大统八年(542)起,宇文泰仿《周礼》所说六军之制,把西魏五万鲜卑禁旅军改建为六军,由六个柱国分领,每个柱国辖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辖两开府,共有十二个大将军、二十四个开府,由大丞相宇文泰为最高统帅,从而形成以府为基本单位的军事组织系统。宇文泰和无实权的宗室元欣也是柱国,加上具体领兵的六柱国,共有八柱国。八柱国的建制符合鲜卑族早期八部(八国)大人统兵的部落兵制,府兵主将和兵士改为鲜卑旧姓,而六柱国又符合《周礼》六军之制,可见,宇文泰建立府兵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宇文泰这个汉化的鲜卑人需要依靠势力强大的鲜卑贵族,又要联络中华正统文明继承者的汉人士族,才能够图强求发展。府兵兵士由主将率领轮番宿卫,不当番时习武艺,他们另立户籍,免除其它赋役。大统九年(543)后,宇文泰又广募关陇汉族豪强子弟,扩充乡兵,并陆续归并到府兵中。到北周武帝时,府兵成为皇帝侍卫,隶属中央六卫,由皇帝统帅。隋朝时,军府先后改名为骠骑府、鹰扬府,府兵分属十二卫,户籍改属州县,也从事生产。唐朝时,军府先后称骠骑府、折冲府,府兵制转化为兵农合一、耕战结合的军事制度。唐玄宗开元年间,兵士改用招募征集。天宝以后,府兵制已名存实亡,终于被募兵制所取代。府兵制实行了三、四百年,在当时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它所创立的兵农合一、耕战结合的原则对我国军事制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府兵制府兵制自西魏创立,至北周武帝时,收统兵之权,府兵军士改称“侍官”,直隶于皇帝。北周末,杨坚主政,都督中外诸军事,控制府兵。隋文帝即位后,正式下诏,“诸改姓者,悉宜复旧”。他废弃普六茹氏,复姓杨氏,后全国其他将领也跟着恢复自己原来的姓氏,一改利用赐鲜卑姓氏拉拢各族将士的方式,以此争取广大汉人的同情和支持,削弱军队统领方面的分散倾向,加强中央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开皇元年(581)改西魏24开府为12府,每府统一军,直隶皇帝。后每府置骠骑将军为长官,车骑将军为副,军府称“骠骑府”。开皇十年(590),废兵民户分立之制,把兵户编入民籍,改属州县管辖,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大业三年(607)改“骠骑府”为“鹰扬府”,长官称“鹰扬郎将”和“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隋朝改革府兵制,加强“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的生活、生产及管理和提高军队素质,同时也扩大了府兵的兵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后为唐朝效仿,至天宝年间,遂被募兵制代替。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