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常衮 |
释义 | 常衮①(729—783)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天宝进士。代宗初,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文章与杨炎齐名,时称常杨。对宦官鱼朝恩兼判国子监,诸道以侈丽奉献,佞佛崇道等多有谏奏。代宗嘉之,迁礼部侍郎。大历十二年(777),元载死,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时增百官俸,颇任情为轻重。又惩元载卖官之弊,非文辞者登科者皆不擢用,致政事壅滞,故世讥其不辨贤恶。德宗初,贬潮州刺史,寻起为福建观察使。初闽人不知学,为设乡校,亲加讲导,文风始盛,岁贡士与内地等,闽人德之。有文集十卷,已佚。②官名。一译敞稳。辽代北面官,为典族属之官,兼掌部族户籍之事。有大横帐常衮司,三父房各有常衮司,遥辇帐大常衮、大国舅司四帐各有常衮,奚王府有大常衮、副常衮等。 常衮(729—783)唐散文家。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进士及第。授太子正字,迁起居郎。宝应二年(763),召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知制诰。永泰元年(765),迁中书舍人,加集贤院学士。大历元年(766),迁礼部侍郎。十二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崇文馆大学士。德宗继位,贬潮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长于制诰,与杨炎齐名。为文狷洁俊拔,“文采赡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新唐书》本传)。著有《文集》、《诏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九首,《全唐文》存其文十一卷,《唐文续拾》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一九、《新唐书》卷一五〇。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