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山海经》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论》,司马迁未言何人所作。《汉书·艺术志》将该书列入《数术略》。汉代刘歆称《山海经》为夏禹、伯益所作,但不可信,现今学者大都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期。《山海经》分《五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和《大荒经》四部分。其中《五藏山经》把全国疆土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地理学价值较高。《山海经》以记述各地区的山脉为主,涉及到了有关水流、草木、鸟兽和矿物、特产等。另外,该书的内容还包括:祭祀、医巫、原始风俗,以及远古神话传说等,因此也具体一定的文学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神话的宝贵材料。晋人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