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两都赋 |
释义 | 两都赋赋篇名。东汉班固作。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见《后汉书·班固传》。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西土耆老”仍希望复都长安,因作此赋以为驳议。《西都赋》假设西都宾客向东都主人夸耀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庶,宫廷华丽;《东都赋》则借东都主人之口称说洛阳之盛况。前篇着重暴露西都天子之逾制,而后篇则极力赞颂东都天子之合度,“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全篇体制宏大,文势辐辏,繁简得当。此赋虽模仿司马相如、扬雄,然在宫室游猎之外,又辟写京都题材,为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所法。清陆葇评“前篇以藻腴胜,而极烹炼之工;后篇以简实胜,而尽旋折之法。笔力劲,姿态丰,虽脱胎扬、马,固已出其范围矣”(《赋格》)。 两都赋赋篇名。《西都赋》与《东都赋》合称。东汉班固撰。《后汉书·班固传》全文录之。据《班固传》称,东汉建都洛阳后,西京(长安)父老仍希望以长安为都,固作赋以驳之。赋假托西都宾和东都主人相互驳难。西都宾盛称长安历史悠久,形势险要,物产丰富,人才荟萃,城阙雄壮,宫苑华丽。东都主人则指出光武中兴乃应天顺人,建都洛阳为情势所需。洛阳为东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繁华富庶,早已凌驾长安之上,最后西都宾降阶服输。赋末附《明堂》、《辟雍》、《灵台》、《宝鼎》、《白雉》五诗,以赞美东都文物之盛。后世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均受其影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