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尚书 |
释义 | 《尚书》亦称《书》、《书经》。“尚”即“上”,上代以来之书,故名。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史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定。事实上有些篇,如《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为以后儒家所补。儒家经典之一。保存于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盘庚》反映了对殷先祖神灵的崇拜。《召诰》提出:“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为以后君权神授说之滥觞。《洪范》在宗教神学体系下,透露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文中所反映的伦理观念后来被奉为封建道德的楷模。《舜典》提出“诗言志”,在中国美学史上有重大影响。西汉初存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馀从孔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今存为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为伪作。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南宋蔡沈《书集传》。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辑集汉、魏、隋、唐旧注,并作疏,较为完备。 尚书亦称《书》、《书经》。上古历史文献集。“尚”即“上”。意为“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原为一百篇,秦焚书时,博士伏生将之藏于壁中,汉初取出残存二十八篇,加上一篇伪《太誓》共二十九篇,用当时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宅壁中发现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尚书》四十五篇,谓《古文尚书》,后因战乱散佚。东晋时梅赜献《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二十五篇,又将原《今文尚书》二十九篇析成三十三篇,总成五十八篇。从宋代始,历代学者考定梅书为“伪《古文尚书》”。今人所据一般为二十八篇之《今文尚书》。记事上起尧舜,下迄秦穆公,按虞、夏、商、周四部分排列。体例分为典(典范的经籍)、谟(通“谋”,讨论策划国事的文体)、训(教诲开导的文体)、诰(统治者对臣民训诫勉励的讲话)、誓(征伐或交战前的誓师词)、命(君主奖励赏赐臣僚的命令)六种。反映了我国早期散文的面貌。唐韩愈《进学解》谓“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乃准确地概括了《尚书》古雅艰深的语言文字特点。作为早期散文的代表,其叙事记言有其独到之处,为后世散文之典则。叙事散文如《顾命》写成王临终遗嘱、康王册命即位情况条理井然,层次分明,具有肃穆庄严之风范。《金縢》围绕金縢藏书、启书的情节,叙述周公忠贞、遭谗以至终获谅解的发展过程。记言文章能描摹人物语气、神情,如《盘庚》中写盘庚的训话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并注意用形象的比喻阐述道理。其书《舜典》中虞舜对乐师夔所云“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后世诗乐文论极有影响。“诗言志”一语,被称为我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全书亦被奉为儒家“五经”之一。现存《古文尚书》以李盛铎原藏宋刻本《附释音尚书注疏》最早。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有《十三经注疏》本)、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辑录汉魏隋唐人旧注,附以己疏,有《平津馆丛书》本、《四部备要本》等)。今译本有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出版。 尚书①官署名。秦始置于宫禁中,西汉沿置。设令、仆射、丞、尚书吏,职掌收发文书,传达记录诏命章奏,隶少府。西汉中期以后,渐成为重要宫廷政治机构,参与国家机密,常以中朝大臣兼领、平、视,以左右曹诸吏平尚书奏事,参与议政决策,宣示诏命,责成丞相、列卿执行。百官奏事先呈尚书,皆为正、副二封,由领尚书者拆阅副封,加以裁决,可屏抑不奏。百官选举任用考察诘责弹劾之责亦归之。以其事务繁重,常以郎官供差遣,逐渐分曹治事。武帝信用宦官,设中书谒者令(中书令)、仆射,掌出纳机密诏命章奏,尚书奏事,须经中书转呈皇帝。宣帝时欲收霍氏之权,因霍山领尚书事,遂令百官上书不送尚书,由中书令出取之,职权渐移中书。成帝罢中书宦官,复重尚书,虽三公九卿,希得见帝,中央郡国百官上奏,皆上尚书,始达帝所,百官之征召诘对升调劾治,悉由其主管。于令、仆射外,定置尚书五员,分曹治事,领诸尚书郎。其常侍曹掌丞相御史公卿奏事,二千石曹掌州郡长官奏事,户曹(民曹)掌吏民上书事,主客曹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三公曹掌断狱事。然仍以记录管理文书档案、传达出纳等秘书职能为主,并未主持政务。东汉置尚书台,魏、晋以来置尚书省,职权更为扩大。②官名。战国秦、齐等国始置,亦称掌书,又有主书,均为管理文书的小吏。秦代由少府遣吏四人,在宫中收发文书,称尚书,地位甚轻。设令、仆射、丞以主之。西汉初因之。自武帝至成帝初,置四员分曹治事,领诸郎,掌管机要,职权渐重,为中朝重要宫官。博士选三科,高第者为尚书。又别置中书(中尚书),以宦者充任。成帝建始四年(前29)罢中书,增尚书为五员,分治常侍、二千石、户(民)、主客、三公诸曹,以保管文书档案、传达记录诏命章奏为主,拆阅、裁决章奏之权归领尚书事、尚书令、仆射。东汉尚书台分六曹,各置尚书,秩六百石,位在令、仆射下,丞、郎上。与令、仆射合称“八座”,重大议案八人联署,有不同意见可建异议。身兼宫官朝官双重身分,既掌纳奏拟诏出令,又可向公卿等行政机构直接下达政令,秩位虽轻,职权颇重。三国沿置,员数不等。魏、晋、南北朝纳奏出令谏诤之权转归中书、门下省,尚书出为朝官,分掌尚书省诸曹,品秩提高,但不再直接向皇帝奏事,承受诏命,成为行政官员。魏、晋时尚可对诏书提出驳议,南北朝驳权移归门下。魏、晋、南朝宋三品;梁吏部十四班,列曹十三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吏部从一品下,列曹二品中,二十三年皆改三品;北齐三品。隋、唐为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分掌行政事务,正三品。历代因之。唐龙朔二年(662)改名太常伯,咸亨元年(670)复旧。中唐以后,多由宰相兼任或成为外官所带检校官衔,不治部务,渐成虚衔,六部事务实由侍郎主持。五代因之。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从二品。辽为南面朝官。西夏、金亦置为尚书省六部长官,金正三品。元废尚书省,六部改隶中书省。初仅设左三部、右三部,各置尚书二员,世祖至元七年(1270)始分置六部,尚书员额不定,后定制各置三员,正三品。明洪武元年(1368)于中书省置六部,各设尚书,正三品。十三年废中书省,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国务大臣,地位、职权均较前重要,正二品。至内阁权重,职权稍移。清置为六部、理藩院长官,分掌政务,权任较明为轻。顺治元年(1644)由承政改名,六部置满、汉各一员,理藩院置满一员,亦或任蒙古人。初满员正一品,汉员正二品,顺治十六年改皆正二品,康熙六年(1667)复旧,九年复改皆正二品,雍正八年(1730)皆升从一品。光绪中先后成立、改设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均置尚书为长官,宣统三年(1911)改名大臣。太平天囯亦置,为东、西、北、翼王殿属下官。东王殿、西王殿每部各十二员,职同点检,北王殿每部六员,翼王殿每部一员,皆职同指挥。以数字依次系衔,如东殿吏部十二尚书等。③书名。也称《书》、《书经》。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原意“上古的史书”。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纪录及东周、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记载。秦始皇焚书时,秦博士伏生将《尚书》藏在屋壁中,汉初取出时,只残存二十八篇,加上汉武帝时所出的一篇伪《太誓》,共二十九篇,立于学官,共立欧阳氏、大小夏侯氏三家。用当时隶书写定,因称为《今文尚书》。从此便由史书变成儒家五经之一。从西汉中期起,相传有几次出现用先秦文字写的本子,称为《古文尚书》。刘歆以它出于孔子壁中,多《逸书》十六篇,便争立于学官,未成。从此引起学术史上长期的今古文之争。东汉流行的是杜林所传的漆书古文本二十九篇,有马融、郑玄、王肃等人的注解。西晋永嘉之乱,文籍丧失。东晋初年,梅赜献呈有《孔安国传》的《古文尚书》,把汉代二十九篇析成三十三篇,又新增二十五篇,以凑成刘向、郑玄所称古文五十八篇之数,从此就作为《书经》流传下来。唐孔颖达撰《尚书正义》,后与《孔传》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本中。宋代蔡沈撰《书集传》,明、清时刻在《五经大全》等本中。宋代有人怀疑《孔传》,递经明、清的梅、阎若璩、惠栋等人考证,判定此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此本子是“伪孔本”。但伪孔本中保存了原已失散的汉代今文二十八篇,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为研究古代历史的珍贵史料。 尚书官名,或称掌书,尚乃执掌之意。西汉时尚书是皇帝身边主管诏令文书之官。西汉初期尚书为少府的属官,居于宫禁之内,尚无实权。武帝时中外朝分立,尚书因是近臣而实权渐增,丞相的部分权力遂转移到尚书。从昭帝到西汉末,尚书不仅出纳王命,而且还可任命地方官和课第守、相;丞相、御史大夫有过,皇帝可命尚书去责问查勘,尚书逐渐成为枢机之职。从霍光开始,凡掌权重臣常要兼领尚书事。成帝时王音为大将军,史称音内领尚书,外典兵马,大臣只有兼领尚书才能掌握大权。尚书的主管为尚书令,秩为千石。属官有丞、仆射。西汉晚期,由于尚书权势的提高,它的机构也随之扩大,成帝时设尚书员五人分管吏民上书和刺史、守、相等事。东汉初卫宏《汉旧仪》以为西汉成帝时尚书下有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三公曹,分管公卿、守相和吏民上书、外国、四夷、刑狱等事。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