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孔雀东南飞》
释义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集的《玉台新咏》,《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是我国诗史上最长的古代民间叙事诗,全诗共三百五十七句,一千七百八十五字,曾被明代王世贞誉为“长诗之圣”(《艺苑卮言》)。它的出现,标志着两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姓名已不可知,诗的前面有序说:“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明确交待了此诗产生的时代,《玉台新咏》把诗列在繁钦和曹丕两人的作品之间,徐陵一定有所根据。早在建安以前,已经有形式完美而篇幅较大的叙事诗如《羽林郎》、《陌上桑》等作品,到了建安时代,又有篇幅更大的叙事诗《悲愤诗》,《孔雀东南飞》的出现,把长篇叙事诗创作又推向了高潮,成为汉乐府民歌的最高艺术结晶。

这首诗从产生到被徐陵编入《玉台新咏》,在民间流传了三个多世纪,诗中故事十分动人,为人们所爱好。诗中具有强烈的悲剧性的故事内容。正象诗序中概括的:焦母驱遣刘兰芝,刘兄逼嫁,迫使一对夫妻只能以死来实现对爱情的忠贞。作者将自己鲜明的爱憎融注在人物形象之中,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引起感情的共鸣。诗的结尾,神话式地写出松柏梧桐枝叶互相覆盖,鸳鸯相向夜鸣,表现了作者对坚贞爱情的歌颂,以及爱情必然获得胜利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在我国古代民歌中的体现。

这首诗语言朴质明朗,接近口语,体现了乐府民歌所具有的特色。个性化的语言,赋予每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古诗源》中说,《孔雀东南飞》“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有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正是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构成动人的故事情节,给读者真实的感受,进而产生强烈的感染效果。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