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孔子改制考》 |
释义 | 《孔子改制考》书名。写于1892年,刊行1898年,是康有为在其弟子陈千秋、梁启超协助下完成的。共二十一卷。《孔子改制考》的主旨,是依据今文经学派的理论,详尽地发挥“通三统”、“张三世”的学说。所谓“三统”是说夏、商、周三代不同,当随时变通因革;所谓“三世”,是说人类社会将按照三个不同阶段,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愈变愈进步,绝非人力所能阻止。认为据乱世是春秋礼崩乐坏时代,升平世是君主专制时代,而太平世则是君主立宪时代。尽管这种解释并不科学,但它说明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封建君主专制要变为君主立宪,这就为维新变法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该书还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宣称《六经》皆是孔子所作,《六经》中所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的。此书把孔子装扮成一个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的倡导者,以证明康有为是孔子道统的真正继承者,他的变法主张是完全合乎“圣人之道”的。这是康有为打出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企图利用孔子这块招牌来宣传其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孔子改制考》的刊行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被指责为“灭圣经”、“乱成宪”,他们要求将该书毁本,处死康有为。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