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官庄 |
释义 | ![]() ![]() 官庄唐政府所掌握的庄园。在司农寺和工部屯田郎中领导下,掌管着许多屯田和营田,还有许多官府的职田、公廨田等等。这些土地在安史乱后,多成为庄园,设立庄宅使、宫使、宫苑使等来管理。如唐长春宫使在玄宗时所管的许多田地,在敬宗的敕令中就称为庄宅了。官庄中也有不少土地是由籍没私人的庄宅而来,如肃宗收复长安后曾下诏说:“其近日逆人及隔绝人庄宅,宜即括责,一切官收”(《唐大诏令集》卷一二三《收复京师诏》)。这些原来是私人的庄园,这时改属为封建政府所有。官庄大都是租给佃户耕种。元稹在其《同州奏均田》中说:“其诸色职田,每亩约税粟三斗,草三束,脚钱一百二十文。若是京官上司职田,又须百姓变米雇车般送,比量正税,近于四倍加征。既缘差税至重,州县遂逐年抑配百姓租佃,……其公廨田、官田、驿田等,所税轻重,约与职田相似,亦是抑配百姓租佃,疲人患苦,无过于是。”可见官庄的租税是很重的,以致地方政府强迫农民租种官田,农民从而被迫逃亡。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