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宋江起义 |
释义 | 宋江起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之一。因其曾以梁山泊(今山东东平南)为根据地,活动于黄河以北、以南广大地区,故亦称梁山泊农民起义或河朔农民起义。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以梁山泊为依托聚众起义。转战于京东及淮南所属濮(今山东甄城北)、单(今山东单县)、齐(今山东济南)、青 (今山东益都)、沂(今山东临沂)、海(今江苏连云港)、楚(今江苏淮安)等州和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等地,官军“莫敢撄其锋”。宣和三年二月,海州知州张叔夜没伏大败起义军,宋江被俘降宋。旋即逃出,再行起义。至宣和四年三、四月间最后失败。 宋江起义约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稍早于方腊起义。由于北宋统治集团穷奢极欲,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宋徽宗于政和元年(1119)设立“西城括田所”,强括民田,迫使自耕农民沦为佃户,引起人民反抗。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河北、京东、淮南一带流动作战。他们“劫富济贫”,深受群众拥护。起义军作战勇敢,“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严重威胁着北宋的统治,1121年4月方腊被俘后,宋将折可存,奉命追捕宋江。同年5月,宋江领导的起义军被镇压。历史上的宋江与《水浒》流传很广,往往混为一谈。另外,宋江是否投降,史学界至今意见不一。根据陕西府谷出土的《折可存墓志铭》,宋江没有投降,起义是被北宋残酷镇压下去的。认为宋江投降北宋的,是根据《东都事略》、《三朝北盟会编》和《皇宋十朝纲要》等文献记载。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