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安禄山 |
释义 | 安禄山 702—757唐朝叛将。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杂种胡人。本无姓氏,名轧荦山。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师,以占卜为业。少孤,随母嫁与突厥将军安波至之兄安延偃,遂冒姓安,更名禄山。及长,会六族语言,为互市牙郎。后为幽州(今北京市)节度使张守珪捉生将,并收为养子,骁勇善战。开元二十八年(740)为平卢兵马使,授营州都督。厚赂往来朝官,以求为他在朝中美言。天宝元年(742)为平卢节度使,入朝奏事,深得玄宗宠信。天宝三年(744),又代为范阳节度使,后又请为贵妃养儿,受宠益深。六载,加御史大夫。安禄山千方百计谀媚取宠,重赂朝中权奸。当时宰相李林甫为杜绝文官因战功入相,以免和他争夺权位,主张重用少数民族将领,谏言:“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更加宠信重用安禄山,使他的权利日益扩大。九载,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十载,又入朝求为河东(今山西太原)节度使,自兼三道节度,重兵在握。其子庆宗官授太仆卿,庆绪官授鸿胪卿,庆长官授秘书监,形成虎狼之势。当时玄宗享乐无度,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大权,纲纪大乱。安禄山认为天下可取,积极准备叛乱,屯兵积粮,招兵买马,点将布阵,并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储备军需,伺机而动。玄宗尚一味宠幸,毫无觉察,还赠其养父安延偃为范阳大都督,进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日久,禄山谋反动向渐露,皇太子及宰相屡言禄山反,玄宗不信,杨国忠已怀疑愈深,屡屡进言,并对安禄山加以试探。安反相日白,终于天宝十四年(755)冬,以讨杨国忠为名,起兵范阳,发动了叛乱。当时唐朝太平日久,朝政腐败,毫无戒备,况安禄山蓄谋已久,兵将强悍,于所辖之境畅通无阻,各地闻风丧胆,致使叛军所向披靡。仅一个月便经河北,渡黄河,兵至陈留,擒杀节度使(治今河南开封)张介然、荥阳(今属河南)太守崔无诐。唐将封常清于洛阳仓促应战,战败,退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后又败退潼关(今属陕西),安禄山攻占洛阳。于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便称帝,国号大燕,自封雄武皇帝,年号圣武。6月,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兵出土门(今河北获鹿),于常山郡(今河北正定)东嘉山大败叛军,河北10余郡皆杀叛将归降,切断洛阳至范阳交通。叛军见退路被断,军心动摇,欲暂退范阳。正当此时,杨国忠强令潼关守将哥舒翰出击迎战,潼关本宜据险固守,不宜出击,结果哥舒翰被俘,要塞失守,玄宗奔蜀,叛军乘势攻陷长安。至德二年(757)正月,被其子安庆绪伙同严庄、李猪儿等谋杀。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