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宇文恺 |
释义 | 宇文恺(555—612)隋朔方(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子)人,后迁居长安,字安乐。出身武将世家。好学博览,多技艺。初仕北周。入隋,任营新都副监,凡所规划,皆出其手。大业时,任营东都副监,迁将作大匠,考历代宫殿法式,继其华丽,逾其宏伟。拜工部尚书。又征民工开凿广通渠,以利灌溉。引渭水,达黄河,以通漕运。大业三年(607),炀帝北巡,命其造殿、帐。精研前代机械、车辆,造作大帐,其下可坐数千人。又造观风行殿,能容侍卫数百人,下装轮轴,可推移。著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释疑》,已佚。宇文恺 555—612隋朝建筑家。字安乐。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人,后迁居长安。为鲜卑贵族世家出身,曾历任御正中大夫,开府中大夫,太子左庶子,莱州刺史,工部尚书,后进位金紫光禄大夫。恺多技艺,有巧思,隋朝重要建筑工程多由他设计,规划和施工建成。开皇二年(582),文帝以北周旧都长安“制度狭小”(《隋书》卷一),诏高颎和他于龙首山建新都大兴城,规划设计出于他手。唐都长安在大兴城基础上扩建,为当时举世无双的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城市,对后世都城建筑有很大影响。开皇四年(584),奉诏征发民工开广通渠,引渭水自大兴城至潼关,达于黄河,以通漕运。又曾主建仁寿宫、文献皇后陵。炀帝时,主持营建东都洛阳、长城等。炀帝北巡,他制作大帐,帐下可坐数千人。又造观风行殿、能容纳侍卫数百人,下装轮轴可移动,豪华奢侈。他还精通天文学,曾设计制作“称水漏器”,“倾影分箭上水方器”,“马上漏刻”等多种计时工具。撰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东宫典记》、《释疑》等书,这些著作传至唐代,对唐修两京,筑明堂起了一定作用。今已佚。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