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学者以治生为本论 |
释义 | 《学者以治生为本论》明清之际陈确著。凡一篇。针对王守仁的“许鲁斋(许衡)谓儒生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说法,专撰此文,进一步肯定儒者为学应有二事,即“读书”与“治生”。认为:“学问之道,无他奇异,有国者守其国,有家者守其家,士守其身,如是而已。”“凡父母兄弟妻子之事,皆身以内事,仰事俯育,决不可责之他人,则勤俭治生洵是学人本事。而或者疑其言之有弊,不知学者治生绝非世俗营营苟苟之谓”。主张“以读书治生为对,谓二者真学人之本事,而治生尤切于读书”。“故不能读书、不能治生者,必不可谓之学;而但能读书、但能治生者,亦必不可谓之学。唯真志于学者,则必能读书,必能治生。”其中“治生尤切于读书”,因为“士”只有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方有人格尊严可言。“待养于人”而不能“仰事俯育”,是不会有独立人格和社会尊严的。把“士”的人格尊严建筑在“治生”之上。收入中华书局1979年版《陈确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