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学校
释义 学校周代教育机关。学指国学,校指乡校。国学系天子或诸侯所立,是教育贵族子弟的机关。乡校是地方上教育平民的机关,也是平民聚会的场所。乡校也有称“庠”或“序”的。后世学与校逐渐不分,共为教育机关的名称。

学校 

金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始置养士之所国子监。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等文官掌管教育。国子学隶于国子监。有掌学校丞、国子学博士等职官,教授、助教为专职教员,另有国子校勘、国子书写为庶务人员。国子学取宗室、外戚、功臣及三品以上官宦子弟入学,未满十五岁者入小学。世宗大定四年(1164)设女真学,择诸路猛安谋克部良家子弟为学生,凡三千人,习女真大小字经书。大定六年(1166)置太学。十三年(1173)再于京师设女真国子学。地方学校建置:大定十三年、十六年诸府分设女真府学、汉儿府学。大定十二九年(1189)置诸节镇学凡三十九处,诸防御州汉儿学二十一处,另设防御州女真学多处。县以上学校为官置,县以下多为民办,亦有家塾。中都国子监曾大量刻印经史等书籍,发送各地学校做为教材,称为“监本”。学校经费大抵恃学田。章宗泰和元年(1201)“更定赡学养士法:生员,给民佃官田,人六十亩,岁支粟三十石;国子生,人百八亩,岁给以所入,官为掌其数”(《金史》卷11《章宗纪》)。实际上学田所入多供教官私用,家贫入学者仍不免贫困。学校对生员名额、入学年龄、资格、课程设置、考核方法及黜陟制都有严格的规定。“犯学规者罚,不率教者黜。遭表百日后求入学者,不得与释奠礼。”(《金史》志第三十二《选举一》)。金教育的大发展在世、章朝。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规定,女真贵族必须能读女真字经书,否则不准承袭猛安、谋克职。章宗亦曾诏三十五岁以下之女真亲军,必须学读《孝经》、《论语》等。终金之世,金从经济、政治的统治需要出发,承唐、宋之制,沿中原教育之续,广立学校,注重教育,为金朝培养造就了一批人才与官吏。
相关词:
  • 清初学校

学校 

西夏先后建立蕃学、国学、州县学、小学、太学和内学。除蕃学外,各类学校均讲授汉学;主要是儒学。西夏文字创立后,元昊命野利仁荣主持建立蕃学。用西夏文翻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书,选拔党项族和汉族官僚子弟入学。考试成绩优良,书写端正,酌量授予官职。蕃学的建立推广了西夏文字,推动了西夏文化的发展。1101年,夏崇宗下令在蕃学之外,特建国学,专门传授汉学。设置教授,收学生三百人,建立养贤务,供给食用。国学的建立,是西夏统治者进一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的一大措施。1144年,夏仁宗下令,在各州县普遍设立学校,州县学的设立,使学员增至三千人。又在皇宫内设小学。置教授,宗室子弟七岁至十五岁均可入学学习。1145年,建立太学,尊孔子为文宣帝。1148年又建内学,仁宗亲选名儒主持讲授。
相关词:
  • 学校制度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