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孝庄文皇后 |
释义 | 孝庄文皇后(1613—1688)清世祖生母。蒙古科尔沁人,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贝勒寨桑女。天命十年(1625)嫁与太宗。崇德元年(1636),封永福宫庄妃。世祖尊为皇太后,圣祖尊为太皇太后。世祖、圣祖均年幼继位,时军国大事,多所指画,影响显著。病卒后葬遵化昭西陵,谥孝庄文皇后。孝庄文皇后 1613—1687清初有政治远见的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天命十年(1625)嫁给皇太极,时年十三岁。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福临,福临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嗣位奠为太皇太后。因她是皇太极的庄妃,谥号孝庄,又因其子孙相继为帝,所以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身历三朝,两扶幼主主政,精明能干,有政治远见,又有谋略,对稳定政局,促进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都起到积极作用。 皇太极死时,她愿以身殉,后经诸贝勒大臣以子女年幼,无人抚养相劝,才作罢。顺治嗣位,多尔衮专政,甚至百官对多尔衮“呼万岁”,只有“摄政王(多尔衮)”不知有顺治,孝庄文皇后进北京后,感到福临皇位受到威胁,于是按满族习俗,兄死,弟可以娶兄嫂,下嫁给多尔衮。(蒋良琪《东华录》记)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其他关于庄妃下嫁多尔衮的证据,可参看(《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一卷)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多尔衮称帝。多尔衮死后,孝庄文皇后对十三岁的顺治亲政,多起辅助、训导的作用。为了团结降清的故明功臣,把皇太极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为妻。为了安定战乱后的社会,她多次把官中节省下来的银两用来赈济灾民。福临死后,八岁的康熙继位,有人请求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她严词拒绝。她虽不预政,但“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清史稿》孝庄文皇后传)康熙对孝庄文皇后的教诲,铭记在心,他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清圣祖圣训》)康熙十四年(1675)内蒙叛乱,孝庄文皇后向康熙推荐图海领兵镇压,并对康熙说:“图海才略出众,可当其责”结果平定了内蒙的叛乱。 康熙二十六年(1687)逝世,七十五岁。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