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孙应奎(?—1570)明河南洛阳人,字文宿,号东毅。正德进士。嘉靖二十九年(1550)官至户部尚书。三十一年因建议加派军饷遭劾,改任南京工部尚书,再改户部。三十五年致仕归。卒于家。 孙应奎(1488—1570)明学者。字文卿,号蒙泉。余姚(今属浙江)人。嘉靖进士。累官右副都御史等职。拜入王守仁之门,王手授《传习录》。据载,“家居三十年,绍讲良知之学”(《王门所知传》)。然在王门弟子中,其名不见经传,原因在处理王守仁死后的家庭事务上,其立场与王畿、钱德洪不同,故为王门主流派所排挤。对阳明心学有一定的理解,尤其是对心学的“见在良知”说持认同态度,指出:“良知,见在之谓;致见在者,不息之谓也。夫既见在,则物格意诚而心正,一以贯之而无疑。”(《与友人论学》)有《燕诒录》。 |